见闻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7:09:00    

“晋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六年七下晋江深入调研,深刻把握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探索形成的理论成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20多年来,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为主要内涵的“晋江经验”,从泉州晋江辐射到福建全省、创新迭代到浙江全域、复制推广到全国各地,彰显出历久弥新的理论魅力,展现出强大的实践伟力。

以生产力为魂,与时俱进发展新质生产力。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1978年,晋江还是一个边陲小县、农业穷县,全县生产总值不到1.5亿元。仅仅用了20多年时间,本世纪初晋江的生产总值就突破300亿元,一跃跻身全国百强县前十名,经济总量平均三年翻一番。此后,晋江不断续写奇迹,2024年生产总值突破3500亿元,县域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实力位居全国第三。

“晋江经验”的形成和创新发展,灵魂就在于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坚持,在于与时俱进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家家点火、户户冒烟”惹来非议时,当地党委政府顶住压力,提出“乡镇企业一枝花”,让乡镇企业挂靠在政府部门,保护了企业,也保护了生产力。企业壮大后,让其自主决策、大胆发展,当企业发展遭遇资金等瓶颈,政府创造条件帮助其上市融资、拓展市场。乡镇企业的星星之火燃起民营经济燎原之势,如今,晋江一个县级市就拥有50多家上市公司,近百家企业设立了境外分支机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潮中,晋江一方面推动鞋服、纺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布局集成电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实现生产力跃升。

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生产力质态实现新的跃迁,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要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不论是以自主创新突破核心技术的华为、韦尔股份,还是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风气之先的深度求索、宇树科技,抑或是以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焕发生机的新希望、比亚迪,都证明了这一点,以创新发展助力续写“晋江经验”新篇章。

以实业为本,塑造实体经济新优势。产业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抓产业创新,必须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这是因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坚守实体经济是“晋江经验”最鲜明的特色。以泉州市为例,在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中,该市坚持制造立市,立足本地优势发展实体经济,培育了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纸业印刷、电子信息等九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坚守实体经济,不等于固守传统的业态和模式。推进产业创新,也不等于忽视或者放弃传统产业。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焕新,是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传统产业的制鞋业,过去有一段时期是哪里成本低就往哪里转移。如今,已逐渐从“拼价格”转向“拼科技”,加快与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例如361°投建智慧工厂,构建人工智能视觉检测、工业数采、硬件和工序协同等多应用场景,实现了降本增效。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通过新技术、新业态打造竞争优势,持续展现创新发展“晋江经验”的新风采。

以法治为基,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产业、企业和人才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晋江经验”的创新发展也必然一以贯之,把法治作为最基础的环境,把诚信作为最普遍的遵循。在法治和诚信的土壤中,民营经济发展才能行得稳、走得远。

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新时代以来,我国颁布和修订了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为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系统化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为民营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出台,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提供了指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从公平竞争、科技创新、权益保护等方面,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法治对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作用,是创新发展“晋江经验”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之初,晋江也曾出现假冒、仿冒等乱象,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对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简单粗暴“一刀切”,要用发展的眼光、包容的态度、改革的办法、创新的路径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实现更大发展。这就要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最大限度给予企业发展的自主权,最大限度给予企业所需要的支持,也要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必要的干扰。归结起来,就是无事不扰、有事必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在企业顺境时推一把、逆境时拉一把、平稳时促一把,让广大民营企业在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环境中扎根发展、安心经营、稳步成长,不断释放创新发展“晋江经验”的新潜能。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顾 严 作者系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一部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