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区大县挑大梁|解开缙云山“绿色密码” 北碚走生态经济双赢之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20:34:00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左黎韵 首席记者 龙帆

2021年5月9日,缙云山黛湖,鸟瞰修复后的黛湖。首席记者龙帆摄/视界重庆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晨光穿透缙云山的薄雾,北碚缙云山山隐民宿老板任海清几乎和山上的虫鸣鸟叫一起醒来,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山的另一头,北碚区歇马街道党员干部踏着露水浸润的石阶,鱼贯而上,仔细巡查每一处防火卡口……
层林叠翠,远山含黛,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横跨沙坪坝、北碚、璧山三区,主要保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濒危植物繁多,境内绵延起伏的林海涵养着重庆主城3.02平方公里的生态本底,被称为重庆主城的“肺叶”。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与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长久的牵挂。近年来,北碚区深入践行“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理念,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治理,以缙云山综合提升“后半篇文章”统揽绿色高质量发展。这一系统工程正在书写动人的绿色答卷——从植被破坏,农家乐业态无序发展;到群山苍翠,林海连绵,以生态为主导的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缙云山的蝶变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密码”,成为我市践行“两山论”的重要实践 。
巍巍青山既有颜值,更有价值
澄江镇,缙云山北碚片区最核心的发展板块,苍翠的山林间,黛湖宛如一颗碧绿的明珠镶嵌其间。以黛湖为核心,雨鸣涧、腾龙垭、马中咀等景观节点串珠成链,形成“春观花、夏纳凉、秋登山、冬赏雪”的全季旅游图景。

2021年5月8日,缙云山和山下的北碚区城区。目前,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共拆除各类建构筑物62万平方米,栽种植物77.4万株(棵),覆土复耕复绿42万平方米。首席记者龙帆摄/视界重庆
缙云山紧邻重庆中心城区,过去,缙云山上的村民为了谋求发展,私搭乱建,农家乐无序经营“蚕食”着林地,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2018年,我市启动了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北碚区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拆除违法建筑,探索生态搬迁,系统修复生态,使山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
生态变好了,也孕育着发展的机遇。
“绿水青山真的就是金山银山哩。” 澄江镇缙云村村民任海清望着自家焕然一新的民宿由衷感慨。年过半百的他,是土生土长的缙云山人,他在山上经营了20多年的农家乐。生态整治前,他的农家乐虽然有着二、三十个房间,却始终陷在低端化、同质化的经营困境中。“那时,一个人100多块钱就能包吃包住,我每天凌晨四五点就得起床给客人准备早饭,又累又不挣钱。”任清海回忆道。
随着缙云山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他敏锐抓住转型机遇,将原本拥挤的房间重新规划设计,两三个标间合并成宽敞的特色套房,质朴的农家乐摇身变为雅致的山居民宿。“虽然房间数量减少了,但缙云山的优质生态加上 ‘小而精’的民宿业态吸引不少高端客群,人均消费从过去的100元跃升到五百余元。”现在任清海不用再起早贪黑操持客人们的食宿,虽然接待的客人数量减少了,但挣的钱却是以前的好几倍。
同样将农房改建为民宿的还有连顺山庄老板肖凤,这个00后的姑娘将自己喜爱的茶文化融入到民宿装潢中,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茶韵空间,让游客在袅袅茶香中享受乡村休闲时光。“这几年,缙云山的变化太大了,我和丈夫一直留在山里打理民宿,感觉比城里打工更有奔头。”肖凤说。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几年,北碚从“靠山吃山”到“养山护山”,将缙云山的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胜势,赋予巍巍青山更多价值。
寻求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公约数”
在完成生态综合整治后,缙云山的文旅产业也迎来新的增长点,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又犹如硬币的两面,如何在两者中寻求平衡,成为北碚政府不得不思考的又一难题。
缙云山片区一直深受徒步爱好者的喜爱。 “一到放假,山上热闹得很。” 歇马街道宣传委员江刘琳说,歇马境内的城南健身梯是徒步的重要打卡点,五一节期间,每天都有大量的市民进入缙云山,沿着登山步道,穿行于苍翠的林海间。
徒步经济给歇马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
作为徒步线路的起点,北碚城南健身梯的休闲平台,每天都有不少周边村民聚集而来,摆摊卖凉面凉粉、烧烤等特色小吃,升腾的烟火气不仅满足徒步者的需求,也为他们带来不菲的收入。“人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几百碗凉粉,收入近1000元,可比在外打工划算。”村民石弘麻利地调着佐料,脸上满是笑容。为了不影响城市品质,当地政府划出特色商业区域,统一搭建了整齐规范的摊点,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经营场所,方便村民摆摊经营。
但硬币的另一面,徒步者的涌入也为生态治理带来了挑战。“每增加一个徒步者,我们肩上的责任就要重一份。”江刘琳告诉记者,随着气温攀升,森林防火压力增大,加之林区范围广阔,巡护力量有限,一旦发生火情,处置和应急都将面临一场大考。
面对这些管理新课题,北碚区没有简单地说“不”,而是主动思考“怎么行”。由北碚区林业局牵头,当地在主要的上山通道设置了卡口,严禁游客携带火种进入林区,山林里还安装了红外热感探测仪,能精准捕捉到林区的热点、烟点,强化重点区域的监控。
“我们街道也组织志愿者增派了巡护力量,一旦发现火情,街道运用141基层智治平台就能一键调度各板块工作人员及时扑救,防患未 ‘燃’。”歇马街道村居事务中心负责人说,虽然五一期间进山的游客量很大,但整个林区没有发生一起火险。
发展经济不能对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缘木求鱼”。近年来,北碚区致力于寻求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公约数”,成为其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一大法宝。
文旅“链式”发展 “再进一步”
背靠缙云山,北碚从来不缺旅游资源,再加上遍布街巷、村野的自然人文景观和抗战遗址,赋予这座城市特有的“书卷气”。
“和众多旅游目的地一样,北碚同样面临旅游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如何串联现有资源?如何平衡‘淡旺季落差’?如何对目标群体精准定位?这些问题对我们而言既充满挑战,也机遇无限。”北碚区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说。
细细数来,近年来,北碚的好几个大动作都在围绕生态、人文做文章——偏岩古镇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围绕“三街两组团”开发令游客满意的文商旅产品;金刚碑在保留原街巷肌理、旧建筑的基础上,融入文化空间新元素,让传承300余年的历史古村落焕发新机;缙云山启动民宿集群打造,计划分批次对片区内农家乐进行升级营造。,加快培育红色研学、绿色科普、高端康养等产业。
“以产业链为牵引,深挖好山好水的生态价值,彰显名城名人的人文情怀,这为北碚破瓶颈、拓空间、释放活力指明了方向。”北碚区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北碚在文旅“链式”发展上“再进一步”,区委区政府首次将特色文旅纳入全区六大重点产业链中集群打造。区里加紧编制了《北碚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打造“醉美缙云山”“温泉之城”“百馆之城”“民宿之城”等“爆款”名片。
围绕这一行动指南, 近期北碚区文旅委还发布了一批投资机会清单,释放24个项目、超120亿元的文旅合作机会。 “北碚文旅产业有实力,我们也有底气走出去,与民营资本共享发展。”北碚区文旅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寇⻙弦说,目前,他们已与众多民营企业携手,共同参与金刚碑、偏岩古镇等地标景点的项目打造,致力形成具有北碚辨识度的文旅标志性成果。
巴山夜雨浸润千年城邑,缱绻山水向美而生。未来,北碚区将以嘉陵江流域为主轴,提质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陈列馆、卢作孚纪念馆等具有北碚文化辨识度的代表性场馆,持续打造“百馆之城”;在缙云山一带,布局文旅康养综合体项目;沿环大金刀峡片区,推进江东四镇亲水农文旅特色项目,打造城乡融合农文旅示范带。
相关文章
- 03-25 兰州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张泽武等人拟任正厅长级领导职务
- 03-26 西安:2035年全市现代化水网体系基本形成 约1700万人受益
- 03-25 钛材料(娄底)全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体签约活动举行
- 03-26 《博物馆简史》——开启博物馆的时空之旅
- 03-26 洛阳市第十三高级中学开展入户走访帮扶慰问活动
- 03-25 《科学开讲》:打卡中医药文化市集,和失眠说“再见”
- 03-26 安全防范常警惕 生命健康共守护——固始二中举行安全主题升旗仪式
- 03-25 两名干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 03-26 镇巴法院依法判决一起破坏交通设施案
- 03-26 3月28日,曹魏古城专场招聘会震撼来袭!
- 05-20 福州一区长,赴新疆履新兵团国资委主任(附简历)
- 05-20 大区大县挑大梁|解开缙云山“绿色密码” 北碚走生态经济双赢之路
- 05-20 深圳发生“20辆车火灾”事故?一男子编造谣言被罚
- 05-20 520,“柏桥”相会!广东这个服务区美“荔”相约!
- 05-20 穆迪再出手!美国主权评级调整后,多家大行评级遭调降
- 05-20 【这些暖心故事115】传下去
- 05-20 冀时长图 | “剧透”来了!第二十一届文博会,河北展区亮点先睹为快
- 05-20 中方是否考虑参与俄乌谈判?外交部回应
- 05-20 哈尔滨供电公司全力保障第三十四届哈洽会电力供应
- 05-20 【帮你问】生育住院费如何在外地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