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美国主权信用再降级,特朗普政府正面临“信心危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07:12:00    

5月16日,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1,另外两大评级机构惠誉和标准普尔也早在2023年和2011年就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美国主权信用遭评级机构全面下调,表明国际社会对美国有效管理其财政问题的信心不足。

三重因素促使穆迪作出降级决定

收支失衡是本次降级的主要原因。穆迪表示,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国会正在审议的财政方案既无削减赤字意图,也没有提出增加政府收入的可行方案。穆迪预计,到2035年,包括利息支出在内的强制性支出占联邦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将从2024年的73%升至78%。若延长实行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未来10年,联邦财政赤字将增加约4万亿美元,联邦债务负担占GDP的比例将由98%升至134%。此外,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导致债务承受能力下降,到2035年,联邦政府利息支出可能会占其收入的30%,远超Aaa级国家1.6%的平均水平。这些因素促使穆迪重新审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通胀抬头压缩美国降息空间。摩根士丹利最新预测显示,尽管贸易冲突趋缓,但13%的平均关税税率仍高于年初2%的水平,美国经济仍面临衰退风险。预计关税将在5月明显推高通胀,推动年内通胀率达3%到3.5%,远超美联储2%的目标,美联储年内难有降息空间。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也表示,美国经济今年将放缓,年内预计只会降息一次。当前,美国经济正加速滑向“滞涨”,政府收入稳定性及其偿债能力因此受到质疑。

国内治理混乱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三大评级机构决定降级时都表达了对美国政治环境的担忧。2011年,标准普尔表示美国正面临“政治边缘政策”“美国的治理和政策制定变得不稳定、无效和难以预测”。2023年,惠誉警告称,美国将面临“治理能力下降”。2023年11月,在经历两党拉锯导致国债濒临违约、众议长麦卡锡被免职下台等一系列政治乱象后,穆迪就曾警告可能下调美国信用评级。此前,特朗普扬言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联储在政府效率部压力下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裁员10%等一系列事件表明美联储的政策独立性受动摇,市场信心受严重打击,这可能是促使穆迪降级的“最后一根稻草”。

特朗普政府正面临“信心危机”

共和党内信心出现裂痕。特朗普4月初强行颁布关税政策就曾导致共和党内出现“策略性反叛”,约30%党内人士反对这一政策。共和党参议员特德•克鲁兹更明确警告,若关税政策持续,共和党可能将在中期选举遭遇“血洗”。穆迪降级的同一天,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内四名极右翼共和党成员因担忧赤字过快增长,与民主党联手拒绝推进特朗普所谓的“大而美法案”。这些动向表明,共和党党内或已对特朗普的执政能力产生怀疑。

民众信心受到冲击。穆迪本次降级时明确表示,给予Aa1级信用评级的前提是“美国的制度和治理不会受到实质性削弱”。但目前,美国民间抗议特朗普的“50501”活动在持续发酵。特朗普执政百日的支持率创80年来的历史新低,美国民众对未来政治经济环境的迷茫感不断上升。

对美元资产的信心逐步瓦解。信用评级降级本质上是市场对特朗普执政满意度的最新“民调”。特朗普执政百日,以关税手段讹诈全球,造成的结果却是美股、美债、美元出现历史罕见的“三杀”情况。2011年标普下调美国债务评级后,两周内标普500指数ETF下跌约10%,20年期美债ETF上涨约10%。本次穆迪下调评级也立即引发美国资产抛售,三大股指期货集体下挫,美债收益率迅速飙升。未来,大型投资者或加速将美债转换成其他避险资产,引起美国偿债成本攀升,增加美元下行压力,降低美股的吸引力,美国金融市场可能面临新一轮震荡,特朗普政府面临的各种“信心危机”也可能进一步放大。(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汪子洋)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