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妖怪也有“刻版”印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6 11:39:00粗犷稚拙的线条,红绿缤纷的色彩,或在风中摇曳,或在墙上斑驳。祂们虽名为神灵,却并不高高在上,或慈悲,或怒目,都百年如斯地注视着这纷纭变化的人世间。祂们就是纸神。
纸神,纸上的神灵,或是用雕版印刷的形式,在纸上刷印神灵的图像;或用纸为材料,塑造成神灵的立体塑像。纸神遍及大江南北,老北京的神马、西北的纸马,江南的神纸、云南的神马,等等,都可以归入到纸神之中。在今天,这种传承数百年的民间艺术形式,已然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黑神话》游戏到《浪浪山的小妖怪》动画,都可以从中看到纸神所给予的启迪。而对创造它的古人而言,纸神是沟通凡人与神灵,生者与亡者的媒介,一张张薄薄的纸上,刷印的是民众祈愿的希望与至诚之心。农历七月十五(9月6日),传统中元节日到来之际,纸上的一幅幅或精致或稚拙的神灵图像,在灯光中或明或暗,在香火中时隐时现,宛如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一道道飘摇的彩帘,穿过它,可以看到古人的来路,也可以看到今人的去途。
乘着纸的古老神灵啊,愿我们可以再重逢。

本文内容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9月5日专题《纸神》B04-05。
B01「主题」纸神
B02-B03「主题」纸神:片纸人心
B04-B05「主题」妖怪的“刻版”印象
B06「博物」博物学过时了吗?
B07「文化」大吴 30岁以后,人生好像变容易了
B08「中文学术文摘」经济思想史和未成年人保护文摘两则
纸神,以纸为媒介描绘的神怪,肆意着古人脑海中最不羁,也最日常的想象。那光怪陆离的妖怪,正是纸神中最不可或缺的一员,妖怪以自己的非常,衬托着世间的日常,但却被刻印在版画上,成为了日常中的一部分,与纸上的神灵一起,带给世人种种“非常”的“刻版”印象。民间年画里的妖怪形象,是民间艺人对妖怪的视觉化创造,而又能与民众的观念保持同步,向上接驳古老的中国神话传统,掺杂了传说、故事、戏曲、曲艺、道德判断、游戏、禁忌等文化元素。向下贯通了在野的知识,人们看见画上的妖怪可以立刻分辨出来,这是特定语境下的指认。当乡野难以为继,指认也变得困难重重。
昔时的妖怪可以嵌入日常生活,有的与人比邻而居,乃是趋吉避凶的标靶,有的用于节日装饰,具有娱乐功能。用木版雕刻的妖怪翻印到纸上,得以大量复制,实为古典时期的妖怪制造秘术。妖怪从口头和观念转换为视觉,而这其中又有诸多约定俗成的观念,以及秘传的构图模式,乃至今日今时对妖怪的刻板印象,不妨回溯到民间的传统中去寻求答案。

《妖怪印刻》
作者:盛文强
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5年7月
01.如何制造妖怪
古时的妖怪制造,有些程式化的套路,只要熟练掌握了这些套路,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新的妖怪。以年画为例,其中的妖怪全无狰狞凌厉的丑恶,而代之以欢乐喜庆,这符合年画的吉祥寓意,而具体到构图,总结起来大致有三种常见的模式。
一是杂糅式。这种方式是将人的身体和动植物杂糅重组。这种图式早在原始社会的艺术中已有出现,先民面对客体世界,产生了物我混一的古老想象。把自身与自然万物混同,我中有物,物中有我。仰韶文化的人面鱼身陶器纹样,即是这种思维的视觉化。在世界各地的先民艺术中多有这种现象,可见人类早期思维的趋同性。后来《山海经》里出现了怪物大爆发,人面兽身,或者兽面人身等怪物迭出,后世的妖怪画多从中受到启发。上海小校场年画《新绘山海经各种奇样精妖》,就是打着《山海经》的旗号,从中可以看到青蛙精、蜘蛛精、黑鱼精、蝙蝠精等形象,在动物的身子上安装了人的脑袋和躯干、双臂,这些妖怪似乎正在向着人的方向转化,还未能完全化成人形。当然还有一种更为低阶的妖怪,全身仍是动物,只是穿戴人的衣帽,模仿人直立行走,似也可附入“杂糅式”。

清代 上海小校场年画《新绘山海经各种奇样精妖》。
二是骑乘式。动物修成人形,骑乘的坐骑仍是该动物,以标明身份。同样在《新绘山海经各种奇样精妖》中,可以看到白猪精、狐狸精、水獭精、玉兔精,这里的处理方式,都是骑乘式,动物幻化成人形,有男有女,看上去与常人无异,却骑着代表各自原形的四足兽到处游荡。相较于半人半兽的“杂糅式”,这种“骑乘式”看上去更正常一些,它们的身份一目了然。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这些妖怪得势之后,便开始骑在同类身上,似曾相识的情境。骑乘式通常用于走兽,有时也用于器物成精,譬如画一人坐在桌子上,意味着这是桌子精,也是变相的骑乘。
三是化身式。这种图式里的妖怪看上去和常人无异,坐骑也省去了,却在它的头顶放出一道光华,里面显现出一个微缩版的小动物,带有符号性质,其野性较之前两种图式则大为减弱。“头顶放光”的图式,似乎是受到道家修仙类图籍的影响,比如托名吕洞宾的《太乙金华密旨》,就由修仙者头顶的泥丸宫放出光华,其中显现出元婴化身,所以姑且称之为“化身式”。这种图式也同样适用于妖怪的原形显现,光华中有什么,妖怪的原形就是什么。在年画中,这种图式起到了提示作用,观画的人就处于全知全能的视角之下,如同获得了“火眼金睛”,画面中的妖怪无法再欺瞒下去,在我们眼中现出原形,这也是驱魅的一种方式。
比如朱仙镇年画《盗仙草》,说的是白娘子为了救许仙,去南极仙翁处盗取仙草,不料遇见了看守仙草的白鹤童子,二人展开激战,白娘子和白鹤童子的头上,各放出一道红光,红光里有一条蛇和一只鹤。值得一提的是,红光象征着正义,而黑气则是邪恶的。白娘子是妖怪中为数不多的善类,她的遭遇也颇受人们同情,因而红光里暗含着一种道德判断。年画贴在墙上,大人给孩子指点着蛇形与鹤形,讲解画面故事,潜移默化中实现了价值观念的教化。

清代 河南朱仙镇年画《盗仙草》。
隐藏在图式背后的观念,是经神话传说、民间信仰等交叉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共识,画师掌握了这些图式,随意组合,又可生成更为复杂的构图。骑乘式和化身式相结合,就有了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是头顶白光显现原形,中层是妖怪化作人形,下层是妖怪所骑乘的原形动物。三层之间互相穿插错让,在二维平面内闪展腾挪,极大丰富了画面的动态,带来了饱满和张力,俗谓之“热闹”,农耕时代的日常生活过于平淡,急需这种热闹来填充。
02.妖怪的娱乐功能
在当下,妖怪的处境尴尬,人们潜意识里认为妖怪是不好的东西。实际上,旧时的妖怪还有一种“娱乐功能”,在节日里扮演着重要角色。
古人在节日期间会玩一种棋类游戏,俗称“凤凰棋”,又称“葫芦笨”,明清时代尤为盛行,其中多有妖怪形象,玩游戏的人掷骰子确定所走步数,根据相关规则,决定是前进还是后退。棋盘用木版年画的形式刻印,画面的道路旋转着通向中心,如同迷宫,常见的是以孙悟空闯龙宫、白娘子水漫金山、八仙过海为故事情节的棋盘。山东潍县年画《八仙斗海怪》就是这样的棋盘,里面的妖怪多是虾兵蟹将之类的海怪,它们踩着棋盘的螺旋通道,仿佛在冲浪,手里拿着兵刃,摆出了戏曲舞台上的身段,八仙也各拿法宝,与海怪周旋。海怪的造型是杂糅式的,虾兵蟹将是在人形的身子上叠加了虾和蟹——虾形尖细,蟹形浑圆。想来龙宫的虾兵蟹将也是多灾多难,它们接连遇到孙悟空、八仙、哪吒等狠角色,经常挨揍,故而虾兵蟹将已经不是狰狞可怖的邪恶化身,而是笨拙可笑的游戏角色,比如棋子落到龟精身上,按照规则应该自动跳到下一个龟精的图案上,这也很考验眼力,不断的寻找更深化了印象,和妖怪的关系也更为熟络。

清代山东潍县年画《八仙斗海怪》。
走马灯妖怪画片也是典型的例子。其源头在苏州桃花坞,后来又传入上海,前述《新绘山海经各种奇样精妖》即是其中一种。清代用木版套色印刷,民初则改为机器印刷,可以剪下来贴在走马灯上,也可以作为独立的妖怪图谱来欣赏。走马灯画片多数已经失传,流传至今的一些散页中,有的画面是走兽类妖怪的矩阵,有的则是昆虫、海物以及日常用具,这应该是现存最大的民间妖怪图像体系。以苏州桃花坞的《四海野人精前本》为例,其中罗列了多种山野精怪,设色以明艳的桃红色为主,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清代 苏州桃花坞年画《新增四海野人精前本》。
而我们细看这些妖怪时,就不难发现诸多有趣的细节,比如夜壶、雨伞、脚炉也能成精,是为家宅中的器物精怪。树精是在头顶上出现一株小树苗,猢狲精则有着孙悟空的影子,百花精是林黛玉荷锄葬花的形象,四脚蛇精、山怪精、螺蛳精、河蚌精则是山精水怪的代表,有的妖怪嘴角还隐隐有笑意,或者有笨拙滑稽的形体动作。这些妖怪法力不高,很难构成实际性的危害,顶多算是捣蛋鬼一路,剪贴在走马灯上,蜡烛的热气推动飞轮,带动妖怪飞快旋转,看上去像是互相追逐,二维的平面图像跃入了三维的世界,制造出欢快雀跃的场景。
后来万籁鸣兄弟1926年出品的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就是从当时的一种走马灯中获得了灵感,在透明的赛璐珞胶片上画出人物动态,叠加在固定的背景之上,使活动的人物融入背景。因而走马灯画片又可视为国漫的先声。
妖怪的“娱乐功能”如今已经鲜为人知,甚至走向了它的反面,谈妖怪色变,更有讳莫如深者。这方面我们还不及古人的襟怀宽广,毕竟古人毫不忌讳,还将妖怪请到家中来,让它们参与节日的游戏和狂欢。
03.来自民间的讽刺
被发跣足的妖怪,自带民间的野趣,甚至还有些讽刺的设定,通过大胆的讽刺,能让人在笑过之后陷入沉思,这样的年画值得反复观看,其中的妖怪便是寓言故事里的角色,妖性退居其次,叙事性却得以增强。
老鼠娶亲是民间艺术中的重要母题,画面是热闹的婚礼场面,但放眼望去全都是老鼠,它们双脚站立如人,有的抬轿子,有的吹唢呐,有的敲锣打鼓,热闹而又滑稽,草台班子的既视感。唯独新郎和新娘是人形,新郎骑着高头大马,新娘坐在花轿里。在新娘和新郎的头上,则显现出老鼠的原形,说明新郎新娘都是老鼠变的。老鼠是农耕时代的大害,繁殖力强,又能吞噬粮食,让人无可奈何。在四川夹江年画《老鼠娶亲》中,娶亲的队伍正在行进,却撞进了一只健硕的黑猫,身上还带着金色花纹,凶悍如同猛虎,张口就叼走了一只老鼠,导致娶亲的队形从画面右下角开始溃乱,已经有老鼠开始逃跑。这种设定既有滑稽的一面,又暗含了灭鼠的诉求,人们希望用猫来驱除鼠害。另有一些《老鼠娶亲》的年画安排老鼠给猫送礼,送上几条鱼,猫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行,妖怪终归还是在模仿人,而且是学坏容易学好难。

清代 四川夹江年画《老鼠娶亲》。
又有一种讽刺,是民间对神圣的解构,譬如孙悟空取经之后的事,《西游记》中未能提到,明清的各种“西游”的续书,对孙悟空修成正果之后的生活略有提及,民间年画却在视觉上补足了这个缺憾。佛山年画《斗战胜佛》即是孙悟空成佛之后的造型,身披袈裟端坐在宝座上,然而仍是尖嘴猴腮、被毛戴角,桃子,以及标志性的兵器金箍棒。年画在想象庙堂的同时,又以近乎谐谑的反差和细节,完成了对“正果”的解构,同时也展示了一种无可挽回的异化——悟空终于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他不是妖怪了,却还保留着妖怪的獠牙和皮毛,他开始正襟危坐,当年那个上蹿下跳的猴子了已经在他体内死去。

民国 广东佛山年画《斗战胜佛》。
清代后期还有一种针砭时弊的年画,可视为漫画的先驱,抨击人性的丑恶和不良社会风气,其中自带民间的价值判断,而又能以一种极为夸张的语境,将讽刺推向极致。这类年画以河北武强出产的居多,比如《尖头告状全图》,图中人物的头上都带有一个尖角,一说是萝卜成精。

民国 河北武强年画《尖头告状全图》。
这种样貌,是钻营之辈的写照,即俗语所云“削尖了脑袋往上钻”,该图将俗语的意思直接挪为视觉形象,怪诞的一幕便出现了,整个画面中的人都是尖头,图中有题诗云:
原告本尖头,被告头更尖。
不若二差人,尖中带拐弯。
弯上更带刺,还得数着官。
说的是两个尖头打官司,原告和被告的脑袋都很尖,难分高下,两个差役的尖角还带拐弯的,说明这二位更不是什么善类,这都不如官员的脑袋尖——拐弯里还带着刺。这种辛辣的讽刺,代表了民众的意见,他们虽不通文墨,却能用打油诗和讽刺画来表达,甚至有一些“正风俗,厚人伦”的责任感。直到今天我们来看这幅画,还是有着惊人的穿透力,其中的讽刺仍然没有过时。
把妖怪放回到民间的土壤里,妖怪便不再奇怪,由此出发,可以破除很多偏见。
注:本文相关图片,均由本文作者盛文强提供。
作者/盛文强
编辑/罗东 申璐 李阳
校对/薛京宁
相关文章
- 妖怪也有“刻版”印象 09-06
- 竞彩参谋部:红军枪手强强对撞,谁将先拔头筹? 08-29
- 为什么宠物正在成为当代人的“生活搭子”? 08-26
- 民情日记里的“石榴籽”情 08-25
- 日照旅游故事|⑤日照一司机自备游客评价本,记录满满“日照美好” 08-23
- 男女比例4:6,临大新生数据出炉! 08-21
- 上市公司炒股比主业更猛,1年暴赚20亿,减持上纬新材套现上亿 08-20
- 票房,破100亿! 08-18
- 03-25 兰州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张泽武等人拟任正厅长级领导职务
- 03-26 西安:2035年全市现代化水网体系基本形成 约1700万人受益
- 03-25 钛材料(娄底)全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体签约活动举行
- 03-26 《博物馆简史》——开启博物馆的时空之旅
- 03-26 洛阳市第十三高级中学开展入户走访帮扶慰问活动
- 03-25 《科学开讲》:打卡中医药文化市集,和失眠说“再见”
- 03-26 安全防范常警惕 生命健康共守护——固始二中举行安全主题升旗仪式
- 03-25 两名干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 03-26 镇巴法院依法判决一起破坏交通设施案
- 03-26 3月28日,曹魏古城专场招聘会震撼来袭!
- 09-06 第六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精品展开幕
- 09-06 2025智博会|“灵基智城”大模型产品首发 填补城市数智底座空白
- 09-06 妖怪也有“刻版”印象
- 09-06 展国之威仪 铸军之荣耀——走近阅兵场上的仪仗兵
- 09-06 联合国大会通过加强与上合组织合作的决议
- 09-05 广西群众举报非法出入境人员线索获奖励
- 09-05 观礼归来,英模获礼遇。潍坊青州公安组织英模欢迎仪式
- 09-05 全国碳市场建设迈入新阶段——我国碳市场领域第一份中央文件印发
- 09-05 开学季游购成都⑩成都体育学院:动感燃校园,活力绘青春
- 09-05 杂交水稻制种亩产509.8斤!岑巩县科学防控铺就丰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