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技驱动富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8:40:00    

掌上春城讯 四月富民,春意正浓。头水樱桃上市,开启这里一年果蔬丰收的序曲。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的支持下,赤鹫樱桃亩产量连年增长,如今年产值已达2000万元。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的背后,是科技的不断加持。

富民县一直以来都是昆明市民的“菜篮子、蛋筐子、米袋子、果盘子”,当传统农业被赋予科技的力量,杨梅成了“飞机果”,菊花也染上“牡丹色”,口感软糯的胶泥土大米,更是获得全国大奖。2023年4月,“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结果通报,富民县成为首批先行县之一,是云南省唯一入选的县区。

近年来,富民县以科技为创新驱动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如同破土而出的新芽,在数字与基因的双螺旋中重构着“希望的田野”。

数字引擎让智慧农业大显身手

这两天,云南丰岛花卉有限公司大棚里鲜花盛开,多个品种的菊花长势喜人,各种颜色争奇斗艳。

基地全年生产菊花种苗1亿株、菊花鲜切花约2500万枝、盆栽菊花约400万盆,年产值近1亿元,产品主销日本、韩国、俄罗斯及国内市场,并且依托国内最大的鲜花拍卖平台花集网,形成互联网+花卉服务模式。

公司负责人顾强键介绍,公司以省农科院为技术支撑单位,双方在产品研发、标准化种植、成果推广等方面深入展开合作,特别是在花卉新品育种研发、花卉生产技术创新等方面。目前,已经获得26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4项发明专利,并连续5年蝉联云南省十大名花。

走出大棚,来到田间地头。眼下,款庄多宜甲村胶泥土大米集中育苗基地里,农户正在播种、施肥、盖草、浇水、铺膜,一派繁忙景象。

富民丰禾农产品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建花也在田里指导操作。今年,她采用的稻种是省农科院研发的新品种,具有高产、绿色等特点。在黑色胶泥土里种植稻子,用无污染的山泉水进行浇灌,产出的“云丰禾”系列大米口感香糯,驰名省内外。

如今,赵建花通过数字化包装、数字化营销等方式,拓展特色农产品销路。公司的每一盒数字胶泥土大米,都“安装”有智能NFC芯片,手机一碰就可溯源,轻轻一点即可购买,实现水稻核心基地全程动态监控。

科技人才扎根田间地头

每年9月,富民县都会举行“冬桃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特邀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来到田间地头,对白石岩冬桃协会会员、冬桃种植合作社社员进行技术培训。

“半山耕云”田园综合体项目位于赤鹫镇,被称为“农耕文化博物馆”。每年,这里都会开展青少年科普工作,内容涵盖自然观察、昆虫认知、植被认知、农业观光、星空观测等。“半山耕云”利用自身资源设计出多种科普形式,在丰富课程的同时,拓展科普的广度和深度。

近年来,富民县创新完善人才培育引进工作机制,发挥增量人才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富民县科协以科普e站、“富民为科普”及各类新媒体平台为依托,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引领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立足岗位、创先争优。

同时,富民县针对广大青少年强力推进科技教育,积极举办科技辅导员骨干培训、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针对企业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从源头上提升创新能力;针对乡土人才开展相关职称申报及评定工作,组建富民“乡土人才库”,开展经验交流会。

打造年菜产业发展标杆

每天晚上8点,云南星桥食品有限公司鲜食米线生产线便忙碌起来,所有产品要确保在第二天7点前送到客户手上。

公司位于富民东元生态食品加工园区,现已发展成为集米线生产研发、中央厨房、物流于一体的食品生产企业。据统计,昆明市民日均消耗米线400吨,其中星桥生产的米线占整个市场份额的15%左右。

春节期间,星桥推出过桥米线、小锅米线、杂酱卤米线等年菜产品,质量上乘、口味度还原高,很快销售一空。

年菜作为富民农业科技的“课代表”,“园中园”形式让年菜科技示范园建设更显优势与特色。结合园区升级改造及“腾笼换鸟”工作,引进年菜配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食品加工、研发中心等项目。目前,已有云南星桥食品有限公司、云南建新园食品有限公司、昆明品世食品有限公司等48家企业入驻。

近年来,富民县积极推动优质农产品实现产品化、食品化,支持星桥、建新园等本地预制菜龙头企业,以米线制品为拳头产品,在立足省内市场的基础上,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开发推广“广味”菜品,并积极运用各种展销会、年菜交易会、App等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拓展市场,扩大产业规模、延伸链条,逐步实现原料云南买、产品卖全国,构建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做强高原特色农业,为乡村振兴添一道“硬菜”。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星宇

责编:莫开井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