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错误的洗碗方式,现在改掉还来得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7 09:21:00    

刷碗这看似简单的活儿

其实有不少“技术含量”

很多人可能都“洗错”了!

一些洗碗习惯

不仅不能把碗筷真正洗干净

反而会滋生细菌,影响健康


错误洗碗方式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这几个习惯你有吗?


1、刷碗海绵不更换


你知道吗,刷碗海绵可能是家里细菌数量最多的物品之一。


刷碗海绵疏松多孔,食物、砧板、水槽与碗筷上的细菌,会通过表面接触转移到海绵上,大小不一、相互隔开的孔洞为细菌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能让不同菌种生存。


建议:


除了每1~2周更换刷碗海绵,也可试着用其他产品代替,如:


  • 一次性厨房抹布:可以用完就扔;
  • 洗碗刷:结构相对单一,不太容易让微生物滋生;
  • 木浆海绵:可在短时间内变干燥;
  • 洗碗机:可以消毒灭菌,也解放了双手。


2、洗涤剂直接抹在碗上


有人觉得“洗涤剂直接抹在碗上,去油污效果更强”,但其实,洗涤剂直接抹碗上不仅浪费水,滥用的洗涤剂也会造成水污染。而一旦冲洗不干净,人体摄入洗涤剂后会引发肠胃不适。


建议:


戴上手套,将几滴洗洁精倒入水中,用洗碗布蘸着稀释后的水来刷碗,冲洗后放入漏篮中,最后再用清水冲干净并晾干。


3、食物残渣清洗不干净


洗碗时,务必将锅碗瓢盆上残留的食物残渣清理干净,长期积累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4、碗洗后摞着放


细菌滋生需要几个必要的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我们的碗筷等即使残留了一点点食物残渣,都可以作为细菌的营养物质。如果摞着放,积了很多水,房间温度又适宜,细菌就会疯长。


立起来后水分容易沥干,即使有一点食物残渣也不容易滋生细菌。


建议:

  • 清洗后,应将碗筷等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也可以使用干净毛巾或纸巾擦拭碗筷表面,加快晾干速度。
  • 同时,要确保收纳碗筷的橱柜或收纳盒保持干燥和清洁。


5、餐具不消毒


长期不消毒,餐具可能成为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


建议:


  • 给餐具消毒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是高温消毒,将餐具煮沸超过5~10分钟,可以杀死大部分细菌、病毒。条件允许的话,最好买一个消毒机,把碗筷专门放里面高温消毒。
  • 要注意的是,不是特别提倡用消毒剂来消毒,因为无论是含氯的消毒剂,还是其他消毒剂,用清水都很难完全冲洗干净,如果有残留物的话,会刺激消化道。

厨房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卫生死角

千万别大意


厨房是家里的卫生死角,碗盘如果清洗、放置不合适,可能会滋生细菌、病毒,影响身体健康。


短期内急性影响:常见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诺如病毒、轮状病毒,都可能导致急性胃肠炎,上吐下泻甚至脱水、休克。


长期影响:霉菌里可能含黄曲霉毒素这样的一类致癌物,长期接触可能会致癌。有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跟肝癌、胃癌、食道癌都有一定关系。


碗筷也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媒介,幽门螺杆菌感染跟很多胃病、胃溃疡甚至胃癌都有一定关系。


此外,天气潮湿和闷热的季节容易滋生霉菌,墙角、厨房水池灶台、冰箱内部等处也要注意。重点包括冰箱的密封条、底座、冰箱内部。冰箱的密封条容易滋生链格孢霉菌,可引发吸入性过敏;带土的蔬菜放在冰箱里,泥土中的霉菌可随空气循环转移到其他食材上。


建议:

  • 每个月清洗一次冰箱,尤其注意擦洗密封条;
  • 平时生熟食物分开放,避免冰箱装太满。


如何正确清洗和存放餐具?

转发收藏


预处理阶段:


1、初步清除残渣


  • 用餐后立即倒掉食物残渣,避免蛋白质凝固附着。
  • 用纸巾或软布擦去表面油脂,减少后续清洗难度。


2、浸泡软化油污


  • 温水(40~50℃)浸泡10~15分钟,可加速分解油脂(热水可能使蛋白质变性更难清洗)。
  • 如有顽固油污,可加少量中性洗涤剂辅助浸泡。


清洗步骤:


  • 陶瓷/玻璃:用软海绵+中性洗涤剂,避免钢丝球刮花表面。
  • 不锈钢:用百洁布沿同一方向擦洗,防止水垢堆积。
  • 木制/竹制:仅用温水冲洗,禁用洗洁精(易吸水膨胀开裂)。
  • 塑料:避免高温浸泡,以防变形释放有害物质。


消毒杀菌:


  • 煮沸法:水沸腾后持续煮10分钟(适合耐高温餐具)。
  • 蒸汽法:高压锅上汽后蒸5分钟,适合不耐煮的塑料制品。
  • 紫外线消毒柜:按说明书操作,适用于所有材质。


干燥与存放:


1、自然沥干


  • 避免叠放导致水渍残留滋生细菌。
  • 木制餐具需阴干,禁止暴晒或烘干(易开裂)。


2、储存要求


  • 存放于通风干燥处,密封容器内可防二次污染。
  • 长期不用的餐具需定期晾晒防潮。


来源:央视一套综合CCTV生活圈、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