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汝州:生态水解旱 助粮食增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7 14:18:00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李鹏程

5月13日,汝州市小屯镇魏庄村种粮大户孙新杰站在自家麦田边说:“不受干旱影响,应该和2024年差不多,一亩地八九百斤不成问题。”

孙新杰的麦田位于虎狼爬岭地带,这里地势较高,过去一直面临灌溉难题,小麦产量常年只有二三百斤。自从这几年用上了牧原处理过的生态灌溉水,不但解决了浇地问题,连化肥都不用上了。

当天,位于小屯镇的牧原综合体举行了开放日活动,邀请种粮大户参观养猪废水的处理过程,孙新杰要赶过去看一看:“用了好几年了,今天过去看一看浇地的水是咋处理的,也和其他种粮大户交流一下。”

牧原综合体养猪排放的粪污经过固液分离后,液体经过发酵、曝气、沉淀等工艺处理,储存在巨大的池子里,和清水混合后可用于浇地。“这种水就像给庄稼喝的‘营养液’,不仅能让庄稼长得更好,还能在干旱天气下保持水分,让庄稼不缺水。”孙新杰说,“我的地已经好几年没用过化肥了,但产量却越来越高,多亏了这种特殊的‘营养液’。”

据牧原综合体农艺师刘志彬介绍,麦苗返青时和拔节的前期和后期,需要水和肥的比例不同,他们会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把营养液混合不同比例的水通过管道输送到田间地头。农户需要浇地时,只需交代一声,牧原的工作人员就会带上浇地的水管帮忙完成浇灌工作,既解决了生态排放问题,也为周边的粮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2025年天气干旱,麦田需要多浇水。”刘志彬说,他们在营养液中掺了更多的清水,保证养分不超标。

孙新杰的麦田用的是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汝州十八场的水,十八场的营养水覆盖麦田5400亩,加上三场、十三场和位于小屯的牧原综合体,牧原营养水覆盖麦田两万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