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技护航、关怀备至!残特奥会射箭项目测试赛检验福田赛事筹备“软实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10:57:00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13日讯(记者 李昂徽 实习生 程云蔚)7月12日至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残特奥会”)射箭项目测试赛在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拉开帷幕。作为残特奥会射箭项目的“预演”,此次测试赛不仅是对赛事组织能力的实战检验,更成为福田赛区展现“暖心办赛”的重要窗口——从赛场到居所,从硬件到服务,每一处细节都透着对残疾人运动员的贴心考量。

本次测试赛对标正式比赛的标准与流程开展模拟演练,福田赛区以“运动员需求”为核心,重点打磨无障碍设施适配性、智能辅具实用性及服务流程顺畅度。小到桌椅边角的防撞处理,大到赛场动线的无障碍路线规划,都在测试中反复校准,为即将到来的全国性残疾人运动盛会做好全面准备。

“全要素+全链条”实战演练

12日下午4时整,残特奥会射箭测试赛复合弓个人50米决赛、复合弓团体50米决赛准时开赛。赛场之上,残疾人射箭运动员们全神贯注,随着一声声“十环”“漂亮!”的喝彩,运动员们脸上洋溢出自信的笑容。17时10分,两场决赛演练顺利结束,共决出2枚金牌,为本次射箭测试赛的竞技环节画上了圆满句号。

运动员全神贯注。

为切实达成“全要素、全流程”的测试目标,本次测试赛精心构建了“竞委会专班+场馆运行团队+赛事服务团队”的三维保障体系。在场地保障方面,确保场地设施符合赛事标准与运动员需求;赛前对志愿者开展竞赛、助残等专项培训,力求服务专业、贴心;观众服务中设置低位服务台、无障碍观赛区与盲文引导标识,营造文明有序的观赛氛围;颁奖环节则通过无障碍通道、同步手语翻译等设计,让庄严与包容并存。此外,首创“分区+网格”动态管理机制,实现信息及时传递、问题实时响应。通过对这些关键环节进行演练实操,全面检验赛事筹备工作,为年底正式比赛的成功举办奠定坚实基础。

工作人员模拟测算轮椅通行的时间。

“科技赋能+人文关怀”双线护航

为给残疾人运动员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的居住和比赛环境,福田赛区以“科技+人文”双引擎驱动服务升级。一方面,引入一系列具备科技含量的暖心智能辅具;另一方面,协同酒店完成全方位的无障碍改造,从硬件设施到智能辅助,为残疾运动员提供了贴心保障。

残疾人运动员使用助行机器人。

在智能辅具配备上,福田赛区充分考虑残疾人运动员的特殊需求。助行机器人灵活性强,能辅助行动不便的运动员轻松移动,有效解决其出行难题;AI听障眼镜可实时将外界声音转化为可视化信息,助力听障运动员顺畅感知周边环境;脑机专注训练器则有助于运动员在赛前迅速调整状态、提高专注力,使其以最佳身心状态迎接比赛挑战。

AI听障眼镜。

与此同时,赛事接待酒店也进行了针对性的无障碍改造。在公共区域,设置了防滑坡道、无障碍扶手以及清晰的盲道指引,方便残疾运动员通行。客房内,配备了高度适配的无障碍洗漱台、紧急呼叫系统等设施;在细节处理上,专项配置了防撞条、声光提示门铃(闪光门铃)等无障碍设施,全方位守护运动员“住得安全、行得顺畅”。

当天还演练了“酒店-赛场”无缝接驳流程,采用了经过无障碍改造的巴士,确保路线畅通、出行“零障碍”。

无缝接驳流程演练。

无障碍服务“演练测试”精雕细节

7月13日,残特奥会射箭竞委会联合赛事相关方,围绕残疾人运动员比赛流程、辅具器具保障及残疾人嘉宾、观众流线,开展全流程无障碍服务演练,并邀请亚洲射箭联合会名誉副主席、原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郭蓓提供专项指导。

亚洲射箭联合会名誉副主席、原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郭蓓(右一)提供专项指导。

运动员动线方面,重点检验轮椅运动员在上下客点、热身区、训练场、比赛场地等区域的通行路径是否畅通,排查台阶、狭窄转弯等障碍;测试比赛场地(FOP)区通道的轮椅适配性,以及无障碍更衣室、电梯、洗手间的使用效能。同步演练残疾人体育医学分级流程,优化运动员比赛及媒体互动的无障碍流线,充分满足轮椅使用者空间需求。康复辅具保障环节,演练康复辅具借用、维修流程,模拟轮椅故障紧急维修场景。嘉宾及观众流线方面,重点模拟从场馆抵达、到休息室、看台以及颁奖区的全流程,测试各环节无障碍设施及服务适配性。

康复辅具保障演练。

此次残特奥会测试赛,福田赛区用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暖心细节,诠释了“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办赛理念。这些藏在流程里的关怀、融在细节中的温暖,正是赛事筹备“软实力”的生动注脚,也让人们对残特奥会正赛充满期待。

残特奥会射箭项目测试赛。来源: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