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AI袭来,我却上了一节“素”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8:40:00下笔先解题。我所谓的“素”课,是指不经过试讲和磨课,且没有PPT课件辅助的课。
有没有莫名诧异或嗤之以鼻,现在都人工智能时代了,大家都在讲AI赋能课堂教学,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在AI赋能教学领域探索出经验来了,你竟然连PPT都不用,更别提使用AI了。
离开PPT还能上课吗
上这一节“素”课,是我有意为之且蓄谋已久的。
日常教学中,PPT辅助教学已经是普遍现象,可问题是不少教师离开了PPT就无法上课。课堂上,授课者牢牢站在讲台之上,跟着PPT的内容“走”教学流程。这些PPT内容大多是从网上拿来的,质量良莠不齐,且少有教师对PPT进行改造和优化。久而久之,课堂教学便缺乏生命力、创造力和个人风格。有道德与法治老师跟我反馈:教材内容简单,整堂课没什么内容可讲。我问她是怎么讲的,她说照着PPT来。我知道,这种情况估计是把PPT“念”一遍,如此,自然觉得课堂内容少。
更令人遗憾的是,师生对PPT有着严重的依赖惯性。没有PPT,部分教师不知道这节课的目标在哪里?内容如何取舍?学法怎么落实?学生的思维模式处在“等待”“投喂”状态,典型的“海绵思维”,而大脑对文字的敏感、感悟、表达、想象以及深度思考将逐渐弱化。
语文教学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
我不反对使用工具,也积极拥抱AI,但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要素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那“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呢?最起码包括师生的朗读、书写的示范、语言的表达、深入的思考、有效的提问、用心的感悟等。
有了这些思考后,才有后来“素”课的呈现。我执教的是《海底世界》,这是一篇很多名师能讲出彩的课文。语文学科组长告诉我,这节课她听过不同名师讲过不下9遍。说实话,我不善于讲此类课文,但我的徒弟田雨提出要讲这堂课时,我并没有拒绝。
今年学部进行赛课,我提出所有高级教师或者45岁以上的教师要与徒弟进行同课异构。我的两个徒弟讲授《海底世界》均使用了PPT,精美的图片和视频还原了海底动植物的形形色色,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也把课文内容讲得清清楚楚。在听他们讲课时,我就思考:这些图片和视频都“塞”给了学生,学生透过文字的想象哪里去了?语言的品味、文章的结构又在哪里呢?学生的思考和思辨又该如何培养呢?
在备课中,我研读教材,反复读课文,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梳理,同时也产生了疑问。《海底世界》最后一段是:“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纵观全文,写“景色奇异”的段落很多,而写“物产丰富”的却寥寥几笔: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这是作者的疏忽,还是编者的有意为之?在网上查找,果然找到了《海底世界》的三个版本,以下是此段的原文:
海底蕴藏有丰富的煤和石油。不久以前,还在太平洋南部的大片海底发现含锰、铁的凝结物,有一处达几十亿吨。不仅如此,海底还有地球上很少的稀有金属,如制造光电管的原料铷在海水中就储藏有三亿吨。此外,我们不要忘记了每一立方公里的海水就含有三千万吨食盐。而最重要的是,未来的热核锅炉可以从海水中获得取之不尽的原料——重氢。汪洋大海真是地球上矿藏最丰富的后备军!
虽然文章有其时代性,但在学习课文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思考、甄别。我把这段话放在导学单上作为补充资料,让学生感悟“物产丰富”的“丰富”在哪里,也告诉了学生这是原文的段落。
这节“素”课“素”在何处
一开课,没有任何铺垫和渲染,直奔主题,我指导学生书写“海底世界”四个字。这四个字均有特点,“海”字要写得漂亮,“竖折”的“折”必须向下倾斜;“底”字不能丢掉那一点;“世”字的笔顺很容易写错;“界”字的“田”字不能写大了。开课即指导书写,并且示范。
课文当然要读,我问“读过三遍的同学请举手”,不少学生齐刷刷地把手举起来。“读过五遍呢?”一个学生读过。“能背下来吗?”全班无人举手,也无人应声。我提议以“我背一段,学生读一段”的方式熟悉课文。师生配合结束,学生自发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可能在日常学习中,鲜有老师可以把课文背下来吧。
我的理解是,要讲一篇课文,特别是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师必须沉浸到课文中,反复朗读,最好能背诵。教师的课文背诵是不是无形中给予了学生最好的示范呢?如果学生能把一些优美的课文背下来,其语感、词汇、句式、结构不就了然于胸了吗?
课文读得不充分,讲授都有点蜻蜓点水和隔靴搔痒。随后,又给了学生3分钟的自由朗读时间。读毕,让学生找到能概括文章大意的句子,此时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是第一段: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呢?也有学生说是最后一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于是,我顺势请他们阐述理由。说最后一段的学生,其表达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这个时候就需要点拨和引导。但说第一段的学生也遭到了同学反驳,有学生说:“第一段是一个问句,目的是引发读者的好奇和阅读兴趣。”
这个回答和生成太精彩了。我联系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语句段运用”进行仿写:你可知道,我们的语文老师有多厉害?你可知道,我们的学校有多漂亮?
后面的讲授,以先罗列“景色”后感悟“奇异”为逻辑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有两处处理比较满意,其中一处是这样的:“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像人在打呼噜……”这一节以三种不同的朗读方式进行,先是齐读,再是师生合作读。我读“有的像什么”,学生读拟声词;最后是我读“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他们直接拟声。顿时课堂变得异常热闹,当然我也不忘延展:“有的像小鸭一样嘎嘎;有的像青蛙一样呱呱;有的像小羊一样咩咩……”
在理解“反推力”时,我用上了唯一的道具:气球。在听徒弟的课时,他们以视频代替,我则现场吹大气球,然后松手,气球向后冲去。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很感兴趣。
这可能不是一节“高大上”的优质课,但一定是一节“原汁原味”朴素的语文课,且把它称之为“素”课吧。
值得欣慰的是,下课后不少学生跟我说:“这节课太精彩了!”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5年05月07日第12版
作者:付步雄
相关文章
- 镜观·回响|好邻居 真朋友 05-08
- 南昌多举措织密织牢防范学生溺水安全网 05-08
- AI袭来,我却上了一节“素”课 05-08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 05-08
- 粤兵携手,谱写援疆新篇丨广东援疆这两年 05-06
- 舞蹈金奖背后的故事:台上绽放光芒,台下传承热爱 05-06
- 深圳宝安区举办年职工文艺汇演 05-04
- 陈芋汐、全红婵包揽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女子十米台冠亚军 05-03
- 03-25 兰州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张泽武等人拟任正厅长级领导职务
- 03-26 西安:2035年全市现代化水网体系基本形成 约1700万人受益
- 03-25 钛材料(娄底)全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体签约活动举行
- 03-26 《博物馆简史》——开启博物馆的时空之旅
- 03-26 洛阳市第十三高级中学开展入户走访帮扶慰问活动
- 03-25 《科学开讲》:打卡中医药文化市集,和失眠说“再见”
- 03-26 安全防范常警惕 生命健康共守护——固始二中举行安全主题升旗仪式
- 03-25 两名干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 03-26 镇巴法院依法判决一起破坏交通设施案
- 03-26 3月28日,曹魏古城专场招聘会震撼来袭!
- 05-08 多部门权威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更多配套制度机制将出
- 05-08 挪威发布国家安全战略:美欧关系不稳定,将寻求深化与欧洲盟友的安全关系
- 05-08 高唐县开展青少年自护暨防溺水专题实践教育宣讲会
- 05-08 俄直投基金总裁:西方企业已开始重返俄罗斯市场
- 05-08 年输送400亿千瓦时电量 金上至湖北特高压工程湖北段全线贯通
- 05-08 茶业大会首次在贵州召开:齐聚“中国抹茶之都”共商产业转型升级
- 05-08 货通全球!物流网络无缝衔接 “京津冀制造”外贸企业发展动力十足
- 05-08 大国外交最前线丨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 引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
- 05-08 山东滨州市无棣县民间传说故事
- 05-08 镜观·回响|好邻居 真朋友